第二版块 日常/非常

该版块通过考察女性艺术家在家庭劳动与社会实践中的角色转换,来讨论当代女性在社会中的生产价值与创造生产。工作中的女性既肩负着家庭的责任也承担社会的义务,她们的劳动往往是复合、多重且繁杂的。她们在社会岗位上通过辛勤且坚韧的劳动生产出社会价值,她们在家庭生活中亦生产出难以量化的劳动价值。但是,后者有时会隐没在前者之中,常羽辰的作品《使用价值(一块田)》就是对这一情况的思考,她通过在家制作围裙这种个体化的、有形化的劳动,探讨了女性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工作价值与其艺术创作价值之间的关联。同时,还有一些艺术家通过介入社会的种种实践来展现当代女性的创造力。刘多妮倡导艺术进入社区,她在街头巷尾留下与公众互动的一场场表演;马文的作品《天际一线》,通过对美术馆空间的巧妙利用,营造出极具张力的艺术体验。

这些艺术家的工作是剧烈的对撞与差异,同时也是非凡的优美与细腻。
 

董春华
[加拿大]

关键词:时间、空间、物理现实、虚拟现实、内在世界

董春华,出生在中国湖南省岳阳市,现生活、工作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2011年毕业于艾米丽卡尔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获艺术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肯考迪亚大学,获艺术硕士学位。她于2021年获得蒙特利尔艺术委员会颁发的文化多样性奖(视觉艺术类)。董春华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身份”。她常将身体作为创作中的主体,同时将其作为激活有关性别、身份和移民的问题的载体。在近期作品中,她尝试探索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微妙界限。“《中途相遇》通过虚拟现实探讨了我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以及无法经由探索内心世界返归当下的问题。我把我对抽象新的热情与我栩栩如生的童年回忆带入到了VR空间当中,并创造出了既可以在虚拟生活也可以在现实生活当中体验的想象世界。这件作品也反思了我们目前所处的令人不安的境况:不确定性、彼此隔离、被拘囿于自己的内在世界所带来的挫败感,因为‘让步’总是在发生中且无法用时间和空间来衡量所导致的无法‘满足’。”
 

刘多妮
[德国/中国]

关键词:有趣、文化融合、跨界、关注社会议题、激发

刘多妮,出生在中国上海市,现生活、工作于德国科隆市和比勒菲尔德市。2009-2014年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7年毕业于德国科隆音乐与舞蹈学院,获电子作曲学士学位。2021年毕业于德国科隆音乐与舞蹈学院,获电子作曲硕士学位。她曾以二胡演奏家的身份受邀参加柏林爱乐乐团的弦乐音乐会,并多次受邀参加Acht Brücken科隆当代音乐节、德国当代音乐节Donaueschinger Musiktage等乐事。她还荣获过由性别平等委员会颁发的“最佳青年女作曲家”(2016年)、“科隆国际作曲比赛”第三名(2021年)等荣誉。刘多妮是一位音乐家和行为艺术家。她的作品常通过作曲、表演、行为、演讲等形式来探讨艺术的边界。“《哎呀!我的 ... 掉了》系列是希望通过‘当代艺术进社区’的形式,来拉近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它探讨的是艺术家、社区街道与参观群众的关系。

《十时,适十狮适市》通过乐器来模仿人声说中文,来演奏中文的声调。在国外时,我经常会被问到‘吗麻马骂’有什么不同,外国人不太能完全模仿正确的四个声调,这件作品也是从这里获得灵感。”

 

常羽辰
[美国/中国]

关键词:使用、价值、流通、静止、曹衣出水

常羽辰,出生在中国山西省,现生活、工作于美国纽约市。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她参加了多个艺术驻留项目,包括2021年在纽约总督岛的项目。她还曾于2012年荣获芝加哥市颁发的Luminarts文化基金会特等奖。常羽辰是一位关注日常诗意、记忆、女性坚韧的生命力的艺术家,同时她也在Center for Book Arts, Printed Matter等非盈利机构从事教育工作。

 

“《使用价值》是我在2016年成立的具有试验意味的品牌,双手的劳动被换算为金钱,购买与占有被看作是爱。每一件产品的价格,即交换价值,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常羽辰至今为止所有打工时薪的平均值 × 常羽辰制作这件产品所花费小时数 + 原材料的开销。《使用价值》相信艺术不只存在于美术馆或画廊,也存在于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使用价值》用社会经济的普遍标准去衡量艺术家的劳动。《使用价值》目前发布了三个系列:背包,围裙和面纱。这次展出的围裙,是受到家务劳动的启发——其日复一日的韵律,其精致复杂的编舞,其孤独及其乐趣。”

 

马文
[美国/中国]

关键词:艺术发生于观众从作品中获得共鸣

马文,出生在中国北京市,现生活、工作于美国纽约市和中国北京市。1993年毕业于美国奥克拉荷马科学艺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美国纽约普拉特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她的作品多次在国际知名的艺术机构展出,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悉尼歌剧院等。她还有丰富的大型艺术活动创意、策划和制作经验,曾担任北京2008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核心创意成员、视觉特效艺术设计主任。马文是一位视觉艺术家,结合意想不到的元素,持续打破传统的分类体系,以一种多产的跨学科的做法,创造出敏感、诗意、情感深刻、视觉独创的作品。

 

“这件装置将通道的功能转化为艺术体验。通道两侧的黑白软雕塑对立而生,原本狭窄的空间变得更加紧凑,抽象的植物努力向上攀爬,逐光而行。黑与白仿佛无限接近,但若有一种力量在较量而不达,因而产生出一线天的微妙景观。十五世纪,米开朗基罗绘于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的《创造亚当》为世人所熟知,画中所描述的上帝与亚当之手分别在施予和领受,即将触碰到一起,在视觉上形成极大的张力。‘即将触碰’的两者在形式语言上简洁、有力,为人们打开想象空间。”(艺术家借作品怀念马其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