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全球在地化

全球在地化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在地化(localization)两字的结合,也是英文Glocalisation(或gloacalization)的中译。全球在地化本身更多指向“思考全球化,行动在地化”的意愿与能力。而在地化(Localization)是相对于全球化而来的另一种趋势和潮流,它更加强调符合某一特定文化或语言地区的地方需求。表现在艺术交流中就是,艺术由原来艺术家依托母文化的原地创作,逐渐转变为一种异样的、跨地域的、交叉的第三空间的创作。 

香港、澳门、台湾、大陆两岸四地的艺术交流计划自2008年启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该计划一直以来以地缘为四地交流的基础与地理依托,每年在四地挑选不同的艺术家参展,力求最大限度的为观者提供四地艺术创作的鲜活性与多样性。往届项目均从当代艺术生态中的交流机制本身出发,分别在展览形式、艺术家创作方式、策展机制方面不断进行着实验性的探索。今年是该计划的第五届,主要着眼于全球化以后,四地艺术家个体艺术创作空间的改变与“在地化”创作的必要性。 

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曾经谈到艺术与时代的关系。中国当代艺术自发展至今,其艺术形态与内容一直与中国各阶段的精神文化、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变化保持着线性上的一致性。尤其是在全球化出现之后,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与原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导致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方式、媒介与表达上逐渐出现了与以往传统观念不同的声音。如何有效的将“他者”文化实现“在地化”俨然已经成为当下艺术创作与交流的重要使命。本届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的四地艺术家,他们大都有着多年非本土艺创作的经验,时常往返于世界各地进行驻场与交流。从某种程度上,他们各自的艺术创作   已经超越了原有的仅限本土创作的传统方式,慢慢走向全球在地化的创作。这种“在地化”创作已经不是简单的“原地创作”,而是艺术家在经历不同生存空间后对“他者”文化与“自我文化”的重新认知与诠释。这种创作背后的美学本源,已经不再简单地被指向艺术家个人长期生存空间所提供的经验与理论,而是全球化以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碰撞所带来的新的创作方法。  

作为大陆单元的策展人,在我看来本届交流计划中所选的四位艺术家及其作品,都非常有效地体现了“艺术全球在地化”这一方式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有效的与当代艺术发生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可以说是由西方的美学体系中所衍生出来的定义,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以西方现存的美学价值与审美标志为基础的。因为正是由于全球化,各种外来文化不断的传入中国才引起了国内艺术界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关注与吸纳。外来文化视觉上的刺激与冲击也使得中国的艺术由几千年来以水墨绘画与书法为主的方式,逐渐转向了“洋为中用”本土化后的油画、装置、新媒体、影像等新的艺术方式,并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八五美术新潮后,国内艺术界兴起了所谓的“当代艺术”。 面对当今仍以西方社会价值观与世界观为主流的价值观中,开放交流的态势显然不能适应任一不同文化地区的人们再如以往那样闭门锁国的生存。因此面对众多的外来文化,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通过自身的研究与创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尝试着“他者”文化在中国实验性“在地化”的过程。在中国,艺术的“全球在地化”是一种有效的衔接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途径。     

以艺术家徐冰为例。他是中国最具实验性、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1990年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邀请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十年的旅居生活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可利用的资源,为后来他的作品《新英文书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创作总是试图通过不同媒介不同的媒介、材料和方式,挑战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与认知。他一直以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字就有着很大的兴趣,也在不断实验着文字在形态、内容的创新,以及不同文字间“误读”、“转义”、“假形”所形成的沟通悖论。此次展览中,挑选了他的两件作品《转话》与《地书:从点到点》。作品《转话》就是一个关于不同语言间转换的可能性的一件作品。与其称其为作品,我更愿意称之为一种文字实验。因为作品由一篇中文开始,译成英文, 又由英文译成法文, 再由法文译成俄文, 以此方式再译成德文, 西班牙文, 日文, 泰文,最后再译回到中文,其结果是将前后两篇中文做对比,检视译文、原文间由于语言文字本身的释义微差所导致的误读。这种误读可大、可小,如误读差值很小,则验证我们在阅读“他文化”时惯以依赖的译文是站得住脚的;倘若误读差值很大,则说明不同文字间转义所来的信息缺失有效的影响了我们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而作品《地书:从点到点》是一本艺术家徐冰近十年时间收集、整理世界各地的标识符号的“符号书”。这本书与其他书籍不同,它不对读者的阅读能力与知识储备做潜在隐性的要求。只要是置身于当代生活,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书中的符号(地书文字)平等地对待着世界上的每一位读者。我想也恰恰符合了徐冰一直秉信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未来阅读的可能性。如果说上帝当初是因为人类因语言相通、协力合作,其势令上帝有所内惧,导致上帝打乱世界各地种族间的语言,令其无法沟通。那么,今天艺术家徐冰所作的正是与上帝之意相悖,试图重新创造一种可以供世界所有人通读的地球之书。 
 
我们可以看到,在徐冰的创作中,外来的“他者”文化,并没有改变徐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相反,通过“在地化”的创作方式,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世界各地的图像符号都成为了他东方式思维有效传递的视觉素材。由此,他“在地化”创作的《转话》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中国传统文化——文字为核心的视觉样本,同时也针对全球化出现的不同文化交流之间的“误读”与“转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同样,作品《地书:从点到点》也可追溯至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大同”理想,对当下国民人均识字水平现状的分析与捕捉也可谓有“妙句偶得之”的惊喜。 

倘若说艺术家徐冰的个案印证了“艺术全球在地化”这一方式在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合理性,那么艺术家尹秀珍的作品又印证了其必要性。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与影响,整个中国目前都处在一种碎片化的游离状态,一切事物在急速的社会变化中已经慢慢变得扑朔迷离。任何以前人们熟悉的生活方式已经在社会的不断转型过程中逐渐被肢解了,一种“非常”性的介入方式在悄然被催生与呼唤。面对全球化带来的突如其来、势不可挡的多样文化与多样的生活方式时,人类的本能反应就是从自己既有的母文化中去寻找接受的依据与方法。任何对现有外来文化的接受都是通过不断地吸收、转化并最终成为自身文化的新的一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人们不断在异样的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关系转变的复杂进程中,寻找着个体能顺应时代的位置,并尝试一种新的自我体验与价值的实现。表现在艺术家个体创作中就是,艺术家由原来的以“群体记忆”为主旋律和依托的宏大叙事创作,慢慢的转为对“个体经验”与日常生活的不断关注、探索与实验。而实现这种转化的必要方式之一就是“全球在地化”。 

尹秀珍是目前中国最活跃、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旧服装一直以来都是她较为钟情的创造材料。她的作品往往并不是简单之间的表现中国现实的复杂,而是透过现实中个人艺术创作去派遣、释怀她作为女性艺术家对以往的记忆与经历。她的作品多关注自己个人的经历和记忆与时代的关系。作为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她经历了过去安宁、质朴、感性的生活,也在目睹与经历着当下物质、精神世界的急速异变。作品《中转站2010》正是艺术家尹秀珍在经历了当代社会的无限制的变化与全球化、信息爆炸时代催生的急速求新的普世心理后,利用生活中被丢弃的包装泡沫箱和箱包配件,重新制作出了一批新型的拉杆旅行箱。便捷可以说是全球化时代带给我们最为直接的感受,而流动恰恰是形成便捷的原始内驱力。全球一体化概念的提出,使得整个世界在由原来的七大洲、四大洋的万里之隔之地,瞬间微缩成为触手可碰地球村落。处于全球化中不断流动的人、物、资本、信息等介质,均在物质利益与精神欲望的驱使下周而复始地进行着自我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旅行箱”作为这个流动时代的见证者之一,其种类、款式、颜色各异,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身份与等级的时尚标识。每次旅行,旅行箱似乎都在完成着一次定点定时的旅程,而实际它却经常是作为中转媒介进行着一次次保护他者的没有终点的中转旅行。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透过这些为了保护“内容”而生产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包装,再现了“内容”与包装箱间“保护”与“被保护”、“利用”与“被利用”尴尬的矛盾境地。被弃置的包装泡沫箱与被艺术家变身后的旅行箱,都体现了艺术家对当下社会与环境变化的直接表达。 

由艺术家尹秀珍的个案来看,狭义上讲,艺术作品本身与公众的交流被置在一种毫无障碍的交流平台之上。广义上讲,艺术家与不同空间的交流使得“全球在地化”成为一种必要的艺术创作方式。如何立足于自身的母文化而进行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成为了每一位当代艺术家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那么它并没有被有效的利用而转化成为当代可以吸纳的资源。因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还是在以西方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判断为依据,循着西方美学的发展脉络行进。不过这也是目前各种东方文化在当下面对全球化所面临的一种严峻的处境。此次展览虽然表征上而言为香港、澳门、台湾、大陆四地艺术的交流与探讨,实则为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种视觉上的聚合。“艺术全球在地化”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有着其特殊的学理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次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中的每位参展艺术家,都在用其自身的方式进行着艺术的“全球在地化”。他们透过视觉艺术这一媒介,为我们提供了当下全球化语境中,未来艺术交流的方式与艺术家创作的个人化方式。不同生存空间的位移与不同创作实践的累积,丰富了艺术家个体创作,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提供了交叉的可能。艺术的“全球在地化”在两岸四地这样一个以交流为平台,以“在地化”为主要方式的交流项目中不断前行,为艺术交流提供更多的异质空间与创作的多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