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單元——時間、人物、地點

時間、人物、地點  

說故事的技巧,不外乎能清晰交代時間、人物與地點,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三者中的人物至為重要,因其中的角色涉及很多不同範疇,如性格、造型、關係、生活背景等,正因此原因,時間的存在與地點說明這些關鍵卻容易被人忽略。是次參展的三組錄像作品,在三者之間均有很好的處理與平衡,各有則重,他們分別對時間、人物及地點有深刻的思考,值得觀眾細味。   

時間   

林俊良的作品,從零六年開始至今,一直都沿用著其《時間補缺術》(Time Prothetic)這一方向進行創作,不論是錄像、裝置或繪畫,均離不開其對「時間」此一主題的探索,所用的手法是最基本簡單的「重複」和「重覆」。驟眼看來,他的作品均像時下一些電腦裝置自動濾鏡(Filter)產生出來的效果,但當細心觀察,便能發覺作品中每一片段/格的細微變化,其實都是透過藝術家本身的事前計算,回歸身體最本質對時間的感知,一段一段的錄下來然後再透過剪輯組合而成,當中涉及的電腦(計算機)操作成份很低,而藝術家透過不斷重複相同動作,並巧妙地利用當中的時間差去合成出來的作品,充份利用「重複」和「重覆」的製作方法,強化相似之處,是複製行為的本身而非真的複製及貼上(copy and paste),透過積累凸顯出一種時間在視覺上的關係與衝突。   

人物   

牛俊強的作品,從作品題目到內容都充滿細膩的感情,而當中,對人物的刻畫,不論是透過語言、背景、行為、往往均能恰如其分做好「本份」,沒有演戲中的「過火」(over-act),他的作品,善於透過「他者」的話語去詮釋藝術家的意念,充滿隱喻的手法。是次參展的作品《即使她們從未相見》(Even they never met),初看以為是一般的紀錄片,但其實是在藝術家的精心策劃下,讓故事中的主角們憑藉被描述對象的照片去憑空「創造」內容情節。這件作品是藝術家藉去年洛杉磯駐村時,請當地四位美國女性藉著他帶過去四位臺灣女性的照片,在沒有任何提示下,去虛構照片中人物的習性、喜好、過去的生活點滴,回臺後請這四位臺灣女性以相同方式去回應這些她們素未謀面的「朋友」,各自完成假設性的陳述,並以此代替真實的敍事方式,結合紀綠片般的拍攝手法,為觀眾提供了真亦假時假亦真的反思空間。   

地點   

說到旅遊特輯,地點必定是特輯的主角,一般情況下,美景、美食、美女(或俊男)都是必不可缺的賣點,除此以外,有多少人會深入思考這些以他國語言介紹他國景色的旅遊節目所產生出的文化銜接以至誤讀的問題?余政達的作品,很多時均以第一身去介入這些場景,並從中去「閱讀」這些場景中的種種差異變化,是次展出的作品《城市的導覽練習:奧克蘭》(A Practice of City Guide: Auckland),藝術家去年於奧克蘭駐村期間化身主持,用當地的語言去介紹當地的風景名勝,看似平平無奇的所謂「練習」,背後所表現出的除了是國家、語言與身份問題之外,更反映出全球化下一般人對不同地方的想像與理解是如何被構建或曲解;試想像這系列的練習作品日後還有中東國家、非洲國家、南美國家等,會是何等的有趣。   

三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可以說都是以「人」爲主體的行爲作品,錄像只是其使用的媒材,不管是林俊良與余政達的粉墨登場,還是牛俊強透過一班「演員」去演繹,其實都離不開對「自我」的探索,或是從自身出發的細膩思考,在全球代的當下,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與政治環境,對自身的關注也可以說是「八零後」的一種普遍狀況,不管在兩岸的哪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