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單元——B計畫

B計畫 

「四不像」展覽以廣泛的「八○後」藝術家為對象,然而,「八十後」青年(李俊峰語,相關論述見劉建華《藝術連結社運的香港「行動」臨界點》)在香港所指稱的對象、文化脈絡不同於中國大陸。近年來,香港出生於1980年代後、成長於1997回歸之前、身分意識上處於「最後一代港英殖民與第一代中國香港人的夾縫之間」的年輕族群,對於香港社會現狀有極多行動參與和意見反應。面對政治、經濟發展的種種現象,八十後青年紛紛表態,除了透過網路等媒體發聲之外,也以實際的身體力行參與各項抗爭事件。他們宣稱「我代表我自己」,以肉身行動力挺心中的公義,並且使用各種媒體來動員、以多樣化的表達形式傳播意見,許多藝術家也不例外。他們或許親身經歷了抗爭事件,成為眾多參與者之一,也或許並未親上第一線,只選擇在自我的創作裡反映當代社會各種壓迫現象的不公義。 

在香港投入此一類型創作的藝術家們,所回應的現世狀態,政治上包括中國與香港關係、民主政治、人權、自由、歷史上重大政治事件等問題;經濟上則有新自由主義發達之下市井小民所承受的壓力,引伸至關於居住權、工作權、人的尊嚴的種種思考。藝術家們的創作不是靜態的審美產物,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觀念與行動的表達,亦即投身社會之後深刻有感而發出的不平之鳴。藝術家如何做為一個存活於當下的個體,藉由個人的實踐表達涉入社會的關注姿態?他們不但有所表達,並且有意識地選擇表達的立場、態度以及手法。介入社會不是口號,而是關乎生存的緊要之事。 

李俊峰的作品對於種種政治事件有所回應,除了以創作、策展等形式強調出八十後面對歷史脈絡的態度,更挺身號召年輕一代以實際行動參與社會。身兼創作、策展、教育、媒體等工作,近年與同好創辦「活化廳」社區藝術空間,開創當代藝術與街坊交往的互動模式。2010年的作品《投票就能改變》,以廣告傳單形式大量張貼在地鐵站等公共場合,在香港特首未能普選的當下,討論公共參與的可能性。《德先生不在》(2010)引用五四青年力倡民主的典故,藝術家本人以「新青年」的扮相,手持「德先生不在」的大字條,邀請路人合照,反映高鐵建造過程之中,人民沒有發言權利的現實。這件作品近年亦持續發展,流離街頭的「德先生」形象,隱喻其所代表價值的失落。李俊峰近年作品以黑色幽默的語調,回應香港當下的政治、經濟現狀,包括中臺港澳之間難解的政治關係,也包括資本主義極端發展之下,對於多數市民的生存壓迫。其間所有好說的、不好說的荒謬,在輕盈的創作手法之下窘態盡現。在李俊峰的創作中,可以看到香港「八十後」藝術家面對歷史、身分、認同上的積極姿態,藝術之於現實,是永遠沒有時間表的遊擊。 

羅至傑的創作對於人生存於現世所面臨的現實有諸多表達,其中不乏針對特定政治、社會議題而作。《舉手機器》(2011)是一件有關香港立法會的作品,包括動態雕塑以及檔,反映香港民意代表對於「根據《釋憲及通則條例》就廢除《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指明較低百分比)公告》而提出的議案」、「『要求全面改革香港金融管理局』議案」、「『為在2007年及2008年實行全面普選進行公民投票』議案」、「『功能界別的弊端』議案」、等六項臨時動議的表決結果。《默》擷取2008年至2012年的五個5月12日之中,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新聞的聲音片段,集結主播播報新聞期間即將發語、語句結束等靜默聲音(dead air)的所有片刻,剪輯成五段連續的「聲音」。《星》(2011)在耶誕夜前夕,循著地圖收集「活化廳」周邊街坊和路人手繪致贈的四十八顆星星,用腳步串連出星空,以投影的方式呈現。地圖好比夜空,眾人所畫下的星辰一如天上繁星,獨一無二地在人間錯落閃爍。 

陳素珊的創作大多以海報的形式呈現。她的創作經常是街頭、抗爭事件現場的關鍵圖像,一如海報、塗鴉等形式的次文化,是民間聲音最荒渺卻直接、以小搏大的力量展現。《我的不燦爛》回應香港作家鍾玲玲《我的燦爛在一九一九——五四五十周年紀念》,探討民主與歷史的問題。另一件《個人主義?當你在痛苦的時候被照了相,這算什麼個人主義?》同樣以被拘捕的人像表達宣稱的自由與現實的控制之間的矛盾關係。《尊重街頭人物》系列海報,以街頭謀生的小人物話語,展現勤苦生活的尊嚴。此外,一系列與抗爭活動相關的海報、圖像、物件製作,是陳素珊親身參與的支持行動,包括由一群青年創辦、針砭時事的《我們的萬言書》第五冊封面設計、聲援因興建香港高鐵而被迫遷移的石崗菜園村的《石崗菜園村地圖》、由影行者拍攝的菜園村紀錄片《鐵怒沿線—篳路藍縷》封面圖像,以及《西九龍桃花源記》等海報創作。以購物袋形式呈現的,則有引用楊牧詩句「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的小型布袋,以及挪用大型連鎖超商商標而作的「反地產霸權」購物袋。 

姚妙麗(Joe Yiu)的創作批判香港資本主義強勢壓迫百姓居住權的怪現狀。《King’s Cube》(2011)模仿房屋仲介銷售、出租房屋的美化手段,以錄像的方式呈現現實的窘迫與華美言詞之間對比的張力。《送》(2010)以幽默的手法完成市井小民在居住條件上的願望,諸如在有海景的家裡吃晚餐、遮住光害嚴重的窗戶、改善因為高樓阻擋而通風不良的問題等,從豪宅的想像到最普通基本需求的滿足,點出香港民眾面臨的嚴重居住問題。 

年輕的藝術家們以作品和行動回應現實。政治、歷史、經濟這些結構性的問題,看似抽象,卻紮紮實實地化為現實裡的各種細節,強逼人們直面。香港八十後的藝術家們並非犬儒地待在象牙塔裡擺出批判、不屑的姿態,而是積極迎戰,創造出屬於他們特有的回應方式,表達其信念與認可的價值。然而,這一批藝術家部分針對社會現實、敢言且清楚表達八十後青年藝術家姿態的創作,無法在這次的交流展中展出全貌。因此,這項展覽子題以「B計畫」為名,意在反映個體面對體制、社會、歷史的當下,在噤聲和衝突之外,另一種迂迴求生的努力與選擇。這也是香港(以及香港之外的)當代年輕藝術家的創作,在某種程度上亦要面對的現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