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画派是明代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其盛期恰好对应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其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也堪比文艺复兴三杰对古典主义艺术的影响。在艺术史上,风格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而对风格的分辨与标识则往往具有或隐或现的道德意味。哥特式与巴洛克这样的概念正是对偏离古典规范尺度的标记,恰如八分书正是在与正书的比较下得以提出的,代表人类文明高度的艺术在貌似轻松的外表下肩负起沉重的责任。在中国,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书法家似乎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文化使命,几乎从未间断过有关道德的辩论,而古代画家们尽管很早就追求在表现题材上“成教化助人伦”,却很少明确地将画风与道德直接挂钩,直到吴门画派的出现……
主 题:形式与规范:有关吴门画派的一个观察视角
主 讲:郭伟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
时 间:2024年9月21日下午2:30—4:30
地 点:何香凝美术馆学术报告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