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年9月15日(周六)下午2∶30
主讲:袁伟时,中山大学教授
地点:美术馆报告厅,免费入场
内容简介
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的推进,以及世界经济、文化、政治走向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中国文化思想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作出了自己的种种应对,并开始逐渐从一元的、滞后的闭关自守走向百家争鸣的今天,它既是思维方式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在思想意识上的必然反映。
袁伟时先生认为,当下的思想界状况根据其指向呈现为“国学派”、“左派”和自由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
国学并不是一个永恒的历史概念,有着断代史的时间痕迹,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学”的提出是在晚清政治、经济、军事等一系列大的社会变革之后人们在思想上对当时空前扩大的世界的一种应对,是在对“西学”冲击下种种本能反应中的一种。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多年间,无论是“体用之争”,还是“中西互补”,无一不是两个思想世界在近现代中国的特定空间的撞击。在此历史前提下,袁伟时先生将对通过当下“国学热”在思想文化、政治意识、公共教育等领域中的衍生,分析其背后的精神世界。
而新左派既在政治思想、社会行为上与左派相似地以人民代表为形象旗帜,以阶级、阶层等解读思想文化畛域。不同的是,新左派的思想源泉来自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独立知识分子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术姿态的中国化。袁伟时先生认为,当下的新左派逐渐开始与国学派融合建立所谓的“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与自由主义进行不断的交锋。
通过对上述思潮脉络的整理,袁伟时先生认为所有当下的争论总能找到与历史连接的影子,而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对文化思潮的多元化提出新的课题。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潮纷争与民众的现实认知的双重印证的推动之下,社会才能够不断地从野蛮向现代文明蜕变
主讲人简介
袁伟时,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独立学者。近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近代哲学史及思想史,参与多次当代思想文化的论争,以观点鲜明著称。已经结集出版的著作包括《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路标与灵魂的拷问》、《中国现代思想散论》、《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近代中国论衡》、《大国之道》、《大学精神档案》(当代卷)等。主编《现代与传统丛书》、《荒原学术文丛》、《牛虻文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