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何香凝美术馆
展览总监:乐正维 蔡显良
策展人:王璜生
助理策展人:沈森
展览统筹:樊宁
项目负责:骆思颖
展览负责:余湘智
视觉设计:薛江 叶骞 贾勇
宣传及公教负责:骆思颖 陈初晴
研究组:王璜生 沈森 尹冉旭 李贝壳 杜慧珍 张汎
参展艺术家:王克平(法国) 萧桐(美国) 蔡元(英国) 任戎(德国) 宋陵(澳大利亚)奚建军(英国) 刘博智(加拿大) 林辉华(马来西亚/意大利) 李典宇(英国) 邓绮玲(荷兰) 谭嘉文(加拿大) 蓝巧茹(澳大利亚) 余晓(英国) 姚清妹(法国) 梁智鹏(德国) 刘张铂泷(美国) 曹雨西(美国) 齐亚菲(挪威)
开幕式:2018年9月15日16:00
学术研讨会:2018年9月15日10:00—12:00
媒体导览:2018年9月15日15:00
展期:2018年9月15日—11月15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4—8展厅
展览简介
“海外华人艺术”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课题,这包括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等,而艺术则是其交汇生成个性化表现的结果。从文化史研究的角度,海外的移民历史所带来的是文化的迁移与涵化,带出的是有关身份、主体意识、价值观、习俗与心理归属等的质疑、重塑与重新认知,这其中,从单一文化认同到多元文化认同,从文化心理到文化取向的双重性表述,从道德观念到行为准则及生活方式等等,形成了新的文化生态学,也生成了具有新的文化特质的艺术方式与现象。
何香凝美术馆多年前就推出的关注和扶持“海外华人艺术家”创作的常设性项目,连续举办了两届“海外华人艺术家邀请展”,为海内外华人在当代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上的交流与讨论提供一个平台。今年,应何香凝美术馆的邀请,我策划了这一题为“别处/此在:海外华人艺术抽样展”的特展,展览聚焦于海外华人艺术家的身份与创作问题,以社会学抽样式的工作方式,对18位海外华人艺术家,及跨度长达40年的移居、学习、创作历程进行展示、研究、分析。展览研究小组对18位参展艺术家海内外的学习经历、生存状态、创作脉络、与文化政治现场进行了调查挖掘、取样追踪、采访对话、与学术研究,成为了“华人身份与艺术形态抽样调查”的重要文本,这些文本与展览及画集同期呈现。
“别处/此在:海外华人艺术抽样展”的主题和结构,可做如下大致的阐述:
一,“别处/此在”,是对海外华人的生存经历、精神状态和身份问题的一种描述:海外华人“特殊”的身份文化背景---“别处”,在全球化的当下性中表现出个性化的作为---“此在”。展览抽样调查有着多重文化身份的海外华人艺术家,并试图用社会学、文化史和艺术史的多重视角看待海外华人艺术流变和身份转换的过程。
二,“抽样”,意在对三类不同成长经历和不同年龄段、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海外华人艺术家进行抽样研究与展示。此次展览以综合视角关注艺术家的文化身份、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并分析取样、展示研究这些有着特殊生活经历的华人艺术家,探讨他们的思想特征与个人化的艺术表达。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
一、隐匿的记忆
主要集中在1980年代左右移居海外的艺术家,他们经历了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也对曾经的成长和历史有着较深沉的记忆。由于曾经成长与生存的相似文化环境,这些艺术家一直比较关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以及体现为一种因社会的不定性与动荡的国际局势双重夹击下那种由内而发的人文焦虑。在他们的艺术中,在中国习得的美术与视觉训练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同时他们走出国门,充斥着对世界知识的渴求与冲动,逐渐适应于国际式的语言,而后,又折返回民族自身的文化意识当中,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隐匿的记忆”可能成为挥之不去的隐喻及表达。在这一部分中,主要取样于1950年代-1960年代出生中国,后移居海外定居、学习、发展的艺术家,他们对文化记忆与文化身份、社会现实与国际遭遇、历史与边界等问题高度关注与敏感,以艺术的方式介入于这样的文化遭遇与思考之中。
二、杂驳的情怀
文化的杂驳总是文化冲突的产物,而大部分驳杂性又往往是移民、文化迁移的结果。文化在迁徙的过程中不断的碰撞、冲突、妥协与涵化。来自艺术领域的人们常常会因为身份问题在迁徙与交往的过程中被规定、被束缚以及强制差异性。但是这种文化上的冲突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弱化,当第一代迁移者可能为身份问题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和焦虑,而那些出生于、并定居于境外和海外的第二代华人艺术家,他们更自然地融入于当地的文化。部分民族、身份问题与偏见逐渐被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弱身份性。他们在不同的文化和政治环境中塑造新的身体,但在精神世界中,身份问题依然存在,在社会中,与生俱来的肤色也不能被抹除。这些都会影响个体的行为与认识。艺术家在精神世界中追溯身份的本源问题,又在艺术创作中表现“杂驳的情怀”。在这一板块中,主要关注较早定居海外的华人艺术家,他们从小就生活于别处即我家的现实环境中,在一种海外与家庭杂驳的文化中生成了自己独特的情感系统、认知系统及艺术的表达系统。
三、狂欢的游走
主要选取1980年代左右出生,在海外具有较丰富的学习经历,并在当地生活、工作和从事艺术创作,在当代艺术方面有一定关注度的年轻艺术家。这些青年艺术家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对他们而言,身份问题也不是政治性的,种族问题、性别问题和民族问题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认知系统中已不算什么特别问题了,他们更自如熟练地使用各式各样的媒介及技术方式,并轻松地挪用来自不同地域与领域的文化符号。这些青年艺术家超越了身份的标签,自觉于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他们具有着“游走”的不确定性及活跃的探索性,又是浪漫主义的“狂欢”,当然也有深沉的时候。但所有的基准点是,他们不再代表集体的,而是个体的。这些艺术家是全球化背景中的新青年,随之而来的是身份的流动和不可定性。
配合展览还举办了“他者解读与自我认知”学术研讨会,我们邀请了近年来较多关注海外华人艺术的专家学者、策展人、评论家与参展艺术家,围绕“身份认知与文化归属”、“过程、经历与艺术思考” 、“族裔身份与文化记忆”、“‘海外中国’与‘本土中国’的连接与错位”、“多元文化与少数族裔文化权利”等诸多问题展开。
我们期待从跨领域多学科的角度继续展开对文化的身份、机制、差异性、变迁、涵化、记忆与历史,以及与艺术创作实践等等相关的研究、讨论与展示。请大家参与并对我们这一展览研究项目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