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综述

2008年7月3日-4日,“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与艺术——纪念何香凝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何香凝美术馆、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旨在通过整合不同领域内的学术资源,从跨学科之间学术交流的角度在纪念何香凝精神风貌的基础上,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经验进行全面反思,借以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会议邀请十五位国内外长期关注二十世纪历史文化艺术的专家学者围绕何香凝历史及现代性转变等议题展开讨论。    
何香凝先生的独特艺术生活历史和革命生涯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研究提供了基础,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社原主编李松先生认为,“何香凝的绘画作品不依傍他人,都表现出她鲜明的个性,透露出一种清正之气,她的审美特点可归结为一个‘清’字。那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作者真正的心声流露”。针对来自何香凝先生母校日本女子美术大学的专家岛村辉教授论文中所谈到的何香凝留日时代的女子美术教育问题,美国路易维尔大学教授赖德霖则认为何香凝的成就超越了女子美对女子美术教育的目标。清华大学教授杭间结合他提交的论文《现代手工艺中的传统:东亚文化在新世纪合作的可能性》提出,“中国作为东亚传统工艺的源泉国,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可能融合的重任,并可以借由这样的担当,内省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而何香凝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文化融合的参照案例。    

围绕何香凝展开的另外一个会议焦点是在二十世纪的整个过程正是中国走向现代建立现代性的过程,对现代性的讨论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反思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重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在认为二@TwoCols@十世纪中外历史碰撞是现代性的历史源泉,它具有“地球模式”等五方面的特征。美国匹斯堡大学教授高名潞认为来自西方概念的现代性并不能套用在具“整一性”的中国现代状况上,他提出“意派”的全新概念来诠释中国的现代性。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性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个敏感问题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如何扬弃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中国台湾学者龚鹏程以艺术家的古典修养、文人书法的观念等入手提出守护传统文化家园的途径。而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张颐武、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黄专等则从传统的重新界定及新传统的重构等问题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南京大学吴俊教授对于文学中“国家、个人和启蒙文学”的三分法与乐正维、王晓松提交的《雅集、信仰与艺术权利——何香凝的政治活动与艺术表现》相呼应,成为人们探讨二十世纪以来集体与个人意识在日常生活、历史表述及创作方面的文本。赖德霖教授对广州中山纪念堂的研究则从建筑的领域对二十世纪的文化政治变迁对艺术的影响进行了解读。    

如果说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始自二十世纪初何香凝时代的雅集结社,那么对集体个人的诠释则在中央美术学院尹吉男教授的发言中得到艺术史上最新的印证。二十世纪的中国波澜壮阔,如何回顾重读以至对当下起到应有的意义是与会学者激烈讨论的问题,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吕彤邻通过对台湾电影的研究提出对“苦难”的重新理解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响应,人们提出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回应苦难中国的二十世纪是人文学者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不同学科的学者除针对发言人论文本身所及的内容提出批评讨论外,并不拘泥于单一文中所及内容而从更多的可能性校对提出不同学科之间对二十世纪问题的研究状况,甚至进行针锋相对的学理讨论。与会专家表示在学科分治越来越明确的今天,跨学科的学术讨论弥足珍贵,能够深入地讨论问题而不仅仅是流于表面的观点附和是本次研讨会所取得最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