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晖:今天我要讲的是中国古代的时世妆,时世妆是唐代产生的词汇,在今天就是指一个时代特定的时尚。大家都有关于中国古代女性形象的某种印象,但仔细一想,又觉得这印象模糊不清。从汉代算起,中国的历史到今天有2000多年了,这2000多年中国女性是什么样子的?她们的形象是一成不变的吗?我想很多朋友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疑问。
(图)这幅画据说是明代人物画家仇英的作品,作品上的人物服装,实际上是由明清的人物画家慢慢发展出来一种创造性的服装,也就是说古代女性是没有这么穿衣服的。但是不知为什么,在工笔人物画里就完全变成了古代女性的装束。比如京剧里的女性装束,特别是青衣,一般比较端庄,老是身穿长长的对襟长衫,系一条白色裙子,这种固定的印象再加上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是压抑人性的,中国的历史是僵化的历史,2000多年死气沉沉,没有变化也没有创新。因此我对古代女性服装的最初印象就是很简单。
幸运的是我小时候,就突然有机会看到《簪花仕女图》的画册,尽管是黑白的,印刷质量也不是很好,但是画上的人物还是给我很大的冲击。首先我就想象不到,中国绘画中还有这么优秀的人物画。更想象不到的是中国古代女性还有这么夸张的化妆方法,无论是面部化妆是发式,都是非常的大胆和恣肆。从画中大家可以看到,她们披着浅罗上衣,双肩和双臂从薄罗里清楚显现,另外她们的服装还是裸胸的,从脖子到前胸这部分都是裸露的。此前,我只知道欧洲历史上的贵族妇女才会这么打扮,穿着裸露胸部的华丽服装,带着高髻假发,裙子长长的拖在地上。相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都认为这些是欧洲服饰的专利,反映了欧洲文化中追求自我表达、追求自由、注重人性、天性开放的内在性格,就是欧洲文化基因里就有这么一种能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的特质。那么相反的是,中国文化没有创造力、压抑人性,所以不可能有这样的服装样式。所以第一次看到《簪花仕女图》的时候特别惊讶,原来中国历史也有欧洲贵族服装很相像的时候。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想法很荒唐,显示了在改革开放初期西方的标准成为我们的坐标,使得我们要依靠所谓的西方标准来看待自己所谓的历史,离了这个标准我们都无法给自己下定义。当然如果完全没有西方和其它文明做参照那更糟糕,但是把西方的标准作为一个绝对的先进的、高高在上的标准也会有问题。不管怎么说,《簪花仕女图》颠覆了我对中国历史某种成见,慢慢也就颠覆了对欧洲的很僵化的想象,让我明白历史上的事情往往不像大家想象的和互相你告诉我我告诉你那些成见的那么简单。因此,这幅画引发了我的兴趣,对我后来的研究方向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现在让我们简单的来了解《簪花仕女图》。在1980年代以前,《簪花仕女图》一直认为是唐代著名画家周昉传世之作,周昉是唐代中期最有代表性的两位人物画家之一,以擅长画贵夫人的形象闻名。盛唐的妇女都以丰满、肥胖著称,周昉非常成功的把当时女性的丰满肥胖的体态美感表现出来。《簪花仕女图》的人物的确很丰满并充满富贵气,与历史上所表述的周昉画风相当一致,所以大家很自然而然认为是他的作品。
1980年代的时候,文物鉴定界围绕《簪花仕女图》进行了一场非常有意义的讨论,参与者都是当时最权威的鉴定家。一派就坚持旧的说法,认为这就是周昉的作品,产生于中唐;另一派认为,这不是周昉的作品,而是一个不知名的画家,产生的年代也晚于中唐,大概是晚唐到五代的时候。我个人比较相信后一个说法,理由说起来很复杂。简单的说,就是解放以来,中国考古有一个巨大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特别是历代墓葬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唐代注重写实,所以墓葬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物俑,比如说唐三彩。唐代的写实艺术,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写实艺术的高峰期,整个时代艺术精神必然会影响墓葬品的制作。唐代绘画非常发达,墓葬壁画也特别多,而且水平很高,所以这些唐代墓葬中的壁画以及陪葬的人物俑与动物俑都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对细节的刻画都非常的到位。以女泥俑为例,在不同年代的唐墓中,女泥俑妆容和服饰就有很大的变化,同一年代或者年代相近的不同的墓所出土的女泥俑的妆容和服饰就非常的一致。女泥俑实际上就是反映制作年代的女性真实的时世妆。如果把所有的明确有纪年唐代泥俑按每十年或二十年清楚排列的话,对唐代的整个两三百的年之间的女性服饰变化会很清楚。结合墓葬艺术品、敦煌壁画以及唐代绘画中的写实形象,特别是墓葬艺术品,单从时尚角度来看,《簪花仕女图》中的女性时尚确实不同于中唐,和晚唐、五代时代的女服和女性化妆的方式是相同的。五代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的建立,其实只有50年的时间。所谓晚唐,是后来历史学家给予的一个大致分析,从公元828年到公元907年,大概是80年的时间。那么晚唐五代时期加起来就是100多年的时间,如果能够根据墓葬艺术,好好的复原一下唐代到五代的女性妆容、服饰的话,《簪花仕女图》产生的年代还能更具体一点。
请大家就想一想同时期,也就是公元九到十世纪的世界文明是怎样的?就拿我们比较重视的欧洲文明来做一个对比,其实这两种对比是比较危险的。我就简单的对比一下,在九到十世纪的欧洲是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世俗绘画。当时绘画体裁完全被宗教控制,只能表现宗教题材和政治体裁以及所谓的道德寓意画。不带宗教、政治、道德,仅仅表现绘画本身,仅仅表现自然,生活、表现生活状态的世俗绘画在欧洲出现得很晚。在我的印象中,荷兰是19世纪中出现,法国是18世纪中叶洛可可时代出现,但是在中国绘画在九到十世纪,就已经达到这个高度了。所以唐代绘画的成就,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从盛唐开始,中国绘画就已经开始突破依附于宗教、政治、道德说教,到中唐,就迎来了世俗绘画的全面灿烂。在这样一个绘画运动的巨大突破之下,我们才有可能看到《簪花仕女图》这么优秀的作品。图中的人物都是当时人们观念中美丽时髦的女性形象及活动,如簪花、逗狮子狗、蝴蝶等,这些景象在唐代诗歌里也有所表现。出于对世俗生活的创作态度,决定画家对现实生活中对女性的服饰进行了非常仔细的观察,并及时反映。有研究者说,《簪花仕女图》当时就是一个小屏风,六个人物就搁在六个屏风框里,就是一个小装饰屏,它完全就是一个装饰居室的点缀,后人把它变成了博物馆的藏品。
现在我们开始谈具体的时尚,从画面中可看出当时的时装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组合,它是一个三件套,胸前围一件本来是内衣的抹胸,现在把它当外衣了,靠背后的两根带横过来绑在胸前固定,抹胸下面就是一袭拖地长裙,外面穿一件对襟长上衣,袖子长而宽大,衣襟敞开在较低的地方系一结。这画所产生的年代多少可以说是处在中国女装的转折点上,而这种转折是一个全面的转折。
我们接下来说风格的问题,首先从抹胸的风俗说起。大家知道抹胸只能到上腋,所以上腋整个部分都是裸露的。早在先秦和秦汉时代,中国女性是没有裸露身体的习惯,而是把身体遮掩的非常严实。这个是一幅战国时期的绘画,非常珍贵,是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很早期能够表现中国女性的绘画。从画面上可以看出女性的服装表现方式,捂的很严实。接着就是汉代,这是汉代的一个舞女,捂得还是很严实,穿了好几层,里面还有件衬衣。但是在南北朝时代,我们看到变化的迹象,到了初唐,女性服装完全是采用裸胸的风俗了。
(图)这个是一个唐代墓葬的绘画,大概就是武则天统治后期的时候,反映的女服就是武则天统治后期到唐中宗时代。唐玄宗之前流行的服装是什么呢?实际上长袖衣是一个套头衫,外面着短袖下面穿长裙。坦白讲,唐代是不断受西域影响的,这个服装的样式风格跟今天维族的服装还是有一点像,我估计是受西域的影响,但是没有证据。这个半臂开胸开得很低,是裸胸的,甚至可以看到乳沟,画家经常把乳沟画出来,雕塑上也是这样,微微的可以看到变化。到中唐期,服装样式又变了,上身穿一件很短的小短衫,裙子一直高到腋下,对襟衫在天宝年间它是V字型的,就是两头在这里相交,但是在中唐就是两头直接的贴在这里头,用这种方式来做成一个裸胸的效果。
到了晚唐,就发现一个非常大变化,把原来的内衣抹胸的一部分当成外衣来穿,外面再套穿一件对襟的长上衣。这种把抹胸外穿的衣式,对于宋代的影响非常大,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女性的服装都是这样的样式。五四以来我们批判程朱理学,对宋代的很否定,老认为明、清以来很多禁锢人性的东西跟程朱理学有关,于是简单的就把宋代就否定掉了,实际上一种主张到产生影响有一个过程。从艺术品来看,宋代整个的服装是裸胸的,宋代的贵妇图完全是跟《簪花仕女图》一样。后来,宋代在渐渐有了自己的审美和风格,在大样式不变的情况下做了一些调整,就变得比较收敛不那么放肆。北宋初期还是以丰满为主,以后就喜欢瘦弱型的女人了,所以衣服就会比较紧、窄,凸现出女性玲珑、修长的形象。宋代也是一个艺术写实的高峰,它有一些成就是其他时代永远不可企及,所以它的人物绘画成就也许不如唐代,但是水平也不低,留下了很多表现女性形象的作品。
这件作品是讲两个女演员在演戏,穿得是非常流行的对襟衣,画家把女性乳沟也画出来。但是裸胸并不能代表人性的解放,在裸胸的同时还束胸,所以我们对待事情要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分析。大家可能会想象李清照的样子,她的服装应该和这幅画差不多。这是北宋末年的一个墓室壁画,有明确纪年的墓志铭,也就是李清照的时代。在宋朝,有地位的女性都得带冠,但是这个冠就是有各种各样的非常奇怪的变化,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穿得对襟衣也显得松松的,蝙蝠袖,里面着抹胸。
从辽代开始,辽统治地区的汉族女服发生了变化,不再裸胸了,而是改为斜襟或掩襟,着袄、裙、裙带比较简单的样式。实际上汉代、南北朝服装样式也是这样,到了唐代就抛弃了,过了好几百年,在辽代又恢复了。此时的南宋地区仍然是裸胸样式,到元代统治中国以后,南北汉族的女性都采取了辽时的汉族女服样式。明代的大部分女性也是穿着辽时汉族女服样式。这幅是《明宪宗行乐图》,表现的15世纪晚期明宪宗在宫中与宫人们一起过元宵节情景,画卷后有明献宗本人作于成化二十一年也就是1481年的题跋,因此可以肯定表现的就是成化年间宫廷服饰,嫔妃的服饰辽代壁画里的样式一样,掩襟长裙白衬衣。电视剧《大长今》里的朝鲜宫廷服装和这《明宪宗行乐图》服装是一模一样的,《大长今》也经常提到明朝跟朝鲜的关系。假定电视剧是根据朝鲜真实的历史情况,仅从后妃服饰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朝鲜宫廷是完全追随明朝宫廷的。有趣的是朝鲜平民的着装也就是所谓的朝鲜民族服装,基本上就是唐朝女服的风格,只是有一些细节的改变。
从明代中期开始,服装就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出现了立领。很难说立领出现的具体时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出土的服装实物知道嘉靖年间就已经出现,到了万历年间,立领就非常的普遍了,这一点从北京定陵出土的万历年间两位皇后衣服上可以清楚的看到。立领的出现和钮扣的使用有很大关系。(图)这幅明代早期的绘画,反映的是明代初中期的服装。画中女孩的衣领上有一个钮扣。钮扣在北朝时期就出现了,首先使用在游牧民族的袍服衣领上。女服在很长时间都不用钮扣,唐、宋的衣服都是敞开的,不需要纽扣,元朝时钮扣用在女性的内衣上,能够产生束胸的效果。明代中后期钮扣广泛使用后,立领就很快出现了。清前期和雍正时期的女服样式和晚明基本一致。女服的样式从唐到宋到明发生了很大变化,别说裸胸了,连脖子都扣的严严的,整个身体就消失在衣服里。清代还保留着宋代的对襟,但是是作为罩衣存在,叫做披风。只要天气稍冷的时候,里头穿一个有立领的服装,外面就披一个披风。
刚才简单的介绍了裸胸产生和消失的过程,接下来再谈一下轻纱衣穿着变化的过程。中国是对丝织技术贡献最大的国家,丝织艺术完全是中国的发明,中国的丝织技术早在先秦时代就非常的发达了。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非常的轻薄,重量不到一两。在没有露身体习气的汉代,这么透和露的衣服是怎么穿着的呢?从艺术表现中看,两汉贵族是把这种轻纱套在衣服外面起装饰作用。在文献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有趣的是不光是女性,男性也是这么穿。
也就是从南北朝开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对女性身体的暴露这个问题。(图)这个是《步辇图》的一个局部,很清楚的是画中的宫女身穿轻纱上衣,肩和胳膊完全从纱里头显现出来。《步辇图》表现的是唐太宗接待松赞干布的历史事件,是一个政治题材的官方作品。在这么正式的场合里,宫女还是穿着露肩膀的轻纱衣,这就说明在初唐,女性穿薄纱罗是特别普遍的现象。除了绘画表现以外,还有很多文学作品也有相关记载。《簪花仕女图》女性穿这么透明的薄纱罗,并非是孤立的现象,只是当时一个最普遍的反映,不是软性的色情绘画。
身体观念和服装观念一直是延续到宋代。(图)这是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花石侍女图》,是典型的宋代打扮,穿薄纱衣露出肩和胳膊。福建福州南宋墓出土的一件实物与画中表现的服装非常一致。女性在夏天穿薄罗纱的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南宋末年。从现在掌握的材料来看,穿薄罗纱的风气是在元代消失的,我们在元代就看不到这种样式的艺术品了。但是中国的丝织技术还是在继续发展,织出来的轻纱越来越精美,于是女服就又恢复了汉代的做法,把轻纱的袍、上衣,穿在不透明服装的外面作为装饰。到明、清的时候,无论艺术表现中,还是文献中,也有女性穿薄纱的纪录,但是都是在非常私下的场合,比如说洗澡后,而且表现的都是青楼妓女,贵妇是不大可能穿这么露肩的薄纱,当正式的服装穿是不太可能。
接下来我们再讲裙子,在之前,先讲一下裙腰的问题。自五四以来,我们的服装全部都西化,采取上身衣下身裙的形式,特别是比较正规的职业装、制服,这种服装的特点就是裙腰在腰部。裙腰的重要作用就把人体在视觉上划分成上、下两部分,但是在中国2000多年的服装史上裙腰却从来没有放到过腰部。我个人认为,这是根据中国女性的体型特点发展出来的一种对策,相对白人、黑人的女性,中国女性的腰比较长,如果把腰线放在腰部,就会显得下身短,所以在传统服装中,裙腰不是高就是低。比如西汉前期,男女都是穿整个的长袍,象征裙腰的带就搁在臀部。到了东汉,衣服样式开始变化,不再着长袍,变成上衣加裙子了,而且上衣要掖到裙子里。此后裙腰就越来越往上移,到了南北朝晚期初唐的时候,裙腰基本上就到了腋下了。这是《步辇图》的选图,女孩们的裙腰全部都在腋下,上衣特别短小,强调裙子的形象。(图)这是永泰公主墓壁画,也反映了同样的服饰样式。整个唐代,划分上下半身的腰线,都是在腋和胸的位置,强调裙子的形象,以展现人体的体态。
后来长外衣的出现就成了一个重要标志,裙子就掩在长外衣的底下。宋代女服就是这样,比较贴体,比较窄,衣领还有两条装饰带,宋代女服非常重视衣领的装饰带,可增强人体修长的感觉。随着南宋的灭亡,这种服装样式也基本被淘汰了。宋代的背子,大样式不变,但也会有潮流的变化,一会儿长一会儿短,文献记载,长的至脚面,短的在臀部。辽、金、元女性的服装比较简单,上面一件到臀部的短袄,底下一件裙子,但是到明中期以后,服装样式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上衣又开始长了,强调上衣的形象。据说当时裙子只露出两三寸,文献就是这样的记载的,而我们看到也确实是这样。(图)这是一个清初雍正时期的服装,纽扣对襟,所以实际上明末有一段时兴对襟,所以《金瓶梅》里穿的都是对襟袄,到《红楼梦》里面也经常强调的是对襟褂。
钮扣的运用对上衣产生了很大影响。到了清代,斜襟又兴起了,但是基本上是为了好看。钮扣的运用使得斜襟能够产生很大变化,这道依靠钮扣的弧线非常重要,我们今天非常优美的旗袍中最有特色的东西就有了。实际上是这弧决定了清代女服的发展。上衣变长,裙腰系在上衣的里,裙腰不露。换句话说,传统女服,它要不就是强调长上衣的形象,要不就是强调长裙的形象,几乎没有上衣和裙子平分秋色,一半一半的情况。无论是长裙还是长上衣几乎没有掐腰的情况,恰恰强调的是腰部的细长感,这实际上是在体现中国女性的优势,显示杨柳腰的美感,把腰身长变成一种视觉上的优势。
古代女性的裙子似乎都长长的拖到地上,从先秦开始,有身份的女性,都要穿拖地的长裙。根据《新唐书》和《旧唐书》的记载,唐代皇帝发布过控制裙子长度的命令,以避免过宽过长的裙子造成绫罗等布料的浪费,但根本没有用。缠足的出现使得裙子的长度出现了变化。据文献记载,缠足是从五代开始,宋代普及,所以这就标志了一个转折,复杂的普及过程以及普及以后再固定下来,对于服装的影响非常的明显。从宋代开始,女人就没法穿拖地长裙了,缠足后不容易走稳,穿长裙更容易摔跟头,所以从宋代开始,女人的裙子就只到地面了,这个情况基本延续到清末。明清女人的脚越缠越小,裙子也就越来越短,到清末,裙子比裤子短,最时髦的就是露一点尖尖的小脚。宋代刚缠足的时候,裙子还是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兴喇叭型裙裤,但还是套了好几层的裙子,一条短裙子,两条长裙,长裙是交合的。当时女性的脚是不能露的部位。到了明、清,裤子变成了一个正式见人的服饰,所以很多女人在家里都只穿裤子,不穿裙子。在西方历史上,说女性只穿裤子不穿裙子是一件大事。但是在清末很自然过渡到裤装了。
缠足对鞋的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时尚都是遮遮掩掩,看不见也要似乎看得到,古代要穿长裙,所以脚和鞋就看不见了。唐代就把鞋头做得翘起来,翘的特别高,走路的时候脚部就一会儿露,一会儿掩,就觉得很漂亮,用鞋头来提示脚的存在。缠足之后还是讲翘头,强调一寸金莲,就变成尖头了,后来还出现了高跟鞋。又缠足还高跟,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古代成年的女性头上一定要盘高髻,高髻变化非常多,也用了大量的假发,甚至假髻,这些都有出土,唐代则流行在髻中插各种各样的梳子。我们经常能在画中看到头上盘两个发环的女性形象,这说明她是未成年的丫鬟,未成年少女是要盘两个发环,而且发环的样式也是很多。我想谈一谈鬓的问题,鬓大概在中国女性脸上已经完全消失了。发鬓的鬓角在传统女性的面部上也是最性感的部位之一。现在谈女人脸部,一般就是谈脸型和五官,但是在古代对女性的面庞的欣赏并不止于五官,是把鬓角包括在内,于是传统女性在鬓上是特别的下工夫。历代鬓也是千变万化,但是唐代是历代鬓最夸张的时代。(图)以这个中唐的泥俑为例,它的年代稍早于《簪花仕女图》,它的鬓角就像两只鸟一样撑开在两边。
《簪花仕女图》里的装扮样式是有明确文献记载的,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所著的《南唐书》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南唐李后主的周皇后创造了一种时尚样式,特点就是梳高而大的发髻,穿薄而透明的衣服,头上翘发鬓和花朵。那么现在通过考古资料知道,这种时尚从晚唐时期已经开始了,并不是某个人的发明,但这段记载也说明了这种样式确实存在过。
接着我们再说一个很有趣的部分就是面部化妆。实际上这个时代是很注重女性嘴唇的化妆,据说当时的青楼女子,都以能化出有特点的嘴唇为荣,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香气,据说有几十种。(图)这幅画中的女子没有把嘴唇化满,而是在嘴唇中间化一点点,象征樱桃小嘴一点点。比较突出的是眉毛,大家看图中女子眉毛比例非常怪,眉毛位置离眼睛距离很远。《新唐书》记载,唐文宗曾经下诏,“禁高髻险装,去眉开额”。我怀疑高髻大概是做假鬓,所谓去眉就是把眉毛剃光,开额就是把额头头发去掉一部分,所以就出现这么怪的一张脸,完全不符合天然比例的一张脸。(图)我们看这个女性,眉毛化得非常夸张,而且这个假眉不在眉毛的位置,而是画到额头上去了,形状大且样子夸张。眉就像刚才所说的鬓一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双眉是女性脸上最有魅力的部位之一,是性感的标志。男性只要看到女性的眉会非常激动,具有拨撩作用,因此女性对画眉是非常的重视。在《簪花仕女图》的年代,恰恰是画眉风气最盛最大胆的一个时期,《清异录》里面有一个记载,在五代宫中喜画御爱眉、小山眉、风梢眉、涵烟眉、五岳眉、垂珠眉等等,从这些里头就可以看出,有各种各样的眉形,大家都要画出不同的眉形来。宋代的眉式有后来者居上之势,据宋代《清异录》曾记载道:一名叫莹姐的妓女,发明了近百种眉形以求日新月异。每天画的眉形都不一样,于是于是声名大震。
据我所知,中国古代很少有画眼线作眼部装饰,很偶然有一点点相关记载,在眼角点一点粉点,像眼泪一样。比如说像宋代、唐代、五代有把小花贴在眼睛上。但是一般来说,大家不强调眼睛的轮廓,要强调眼睛的轮廓就通过强调眉毛来体现。古代诗歌里也有说过,化一些很清楚很有魅力的眉,能一下让脸整个脸庞亮丽起来。中国女性确实不像白女人、黑女人有那么大的眼盖,所以干脆强调不要把眼睛画大,把眉毛画更响亮。
(图)这是日本浮世绘,日本浮世绘无论是化妆还是对鬓的强调,跟中国尤其是唐代都有很大的相似。这幅画讲述的是犯相思的女子,心情不好所以就不化妆,不化妆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懒得画眉,所以没有眉毛了,很有意思。当时就有首唐诗形容一个女子因为心情不好就懒画眉,我们能从这件浮世绘里能看到唐诗描写的是懒画眉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
接下来讲一个更有意思的花钿。脸上贴花钿的形象,在影视剧里都有表现过,所以大家可能不是那么陌生。这个习俗的起源应该是很早了,贴花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是很普遍了。《木兰辞》说花木兰复员回家变回了女儿身,“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当时的女性都觉得贴花黄好看,脸上就贴了。花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画的,一种是贴的。花钿盛行在唐代,(图)这个是在新疆发现的武则天统治晚期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花钿。这个是颊红,这个是假靥,也就是假酒窝,唐代女性一定都有假酒窝,而且由此产生了很多很美的诗。有的诗人会写落花就像一个女人走了,她的笑靥掉到地上,以前你不太能理解一个女人怎么能把酒窝掉在地上呢,是因为这个酒窝是假的。
(图)这个就是天宝年间的花黄,这个就是翠点,有蓝、黄、绿的点子等等,它的时代比《花间集》早。这个是我特别喜欢的,它出来的时候颜色保持的非常好,产生于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以后。安史之乱以后,对社会心理的打击非常大,所以盛行的风气也比较怪。后安史之乱时代,就更奇装异服,反映社会心理就更怪了,白居易他们老是那么痛心的说社会为什么这么怪。所以它的脸画成了这样,红艳极了,崔莺莺也可能是这样形象。但是到了晚唐、五代以后,贴花就到了高潮的时候,就是满脸的贴花钿了。一个时代没落的时候人就更疯狂,满脑袋的贵重首饰,脸上是满脸的花钿,觉得很时髦。这个是在眼角上贴小花钿,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少的。(图)这个也是,原来还是一个假酒窝,现在就变成了贴小鸟了,花钿也可以贴在鬓上。
刚才满脸贴花钿的实际上是敦煌的贵妇人,当时敦煌周围被少数民族占领之后,跟中原的联系就断了,所以这个贵妇的妆有一点滞后。五代之后,所谓物极必反,人们贴烦了,就出现了所谓的淡妆,而淡妆在文献中记载的就是《清异录》,而且《清异录》的作者陶谷生活在五代,五代宫廷的概念是淡妆,但是主要来说,当时这种所谓的淡妆就是脸上贴一点点金缕,然后再贴一个小小的花钿。《花间集》是五代的词,“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这件作品所呈现的也是这样,绘画反映的绝不是一个很偶然,不是艺术家所想象出来的,它是一个时代时尚的真实反映。
《簪花仕女图》人物形象的一个特点就是头上戴着大束大束的花非常的夸张,人体比例都有点儿改变了。簪花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除了女的簪花,男的也簪花,而且簪花除了天然的花就是假花。这是新疆唐墓里面出来的假花,非常逼真。假花一般是绫罗做的,但也有纸做的。女性头上带假花的历史非常长,要带鲜花也不奇怪。
然后我们再谈一下首饰。中国女性老是讲头上带步摇,所谓步摇就是垂一点珠串,走动的时候珠串就会摇动,传统的步摇都是这么斜插的。这个时代的步摇也是非常特别,因为发髻很高,就像一个小墙壁,所以女性就把这个步摇插在这里,让它这么垂下来,就像一只小鸟。最惊人的是这样的实物在五代墓里也出土了,它不仅特别漂亮而且很轻,当时有一句诗说舞女跳舞,头上带这种头饰的,舞完后落了一地的头饰,也不捡起来,因为明天就来新的首饰。原来我们弄不懂,头饰为什么会掉,掉了为什么找不捡起来。要弄懂时世妆,也要好好欣赏古典文学。
《长恨歌》里面讲杨贵妃死了时候,“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我对“花钿委地无人收”的理解是因为花钿既可以贴在脸上,也可以贴在头上,唐诗里也有写钿随时都能会掉。花钿背后有一种遇热就能溶化的鱼胶,使用的时候哈一口气就软了,就能贴在脸上,要拆的时候敷一点水就掉了,所以也很容易掉。我想“花钿委地无人收”是跟这个有关。“翠翘金雀玉搔头”,就是指把簪子拔下来挠痒痒,金雀就是金雀钗。
从北朝末年一直到唐代,女人的衣服一定要有披巾,可能跟游牧民族习俗有关。隋唐是直接承袭北朝,整个贵族阶级都骑马打仗。初唐的披巾非常宽,很实用的,后来就完全变成装饰性。我们看现在巴基斯坦的女服也是有披巾,但是没有实用性。披巾在五代十国时期就特别的宽和长,十分实用,有各种各样的绕法,到后来就变成贵族的霞帔,变成装饰性了。
我大致的给大家介绍了一下《簪花仕女图》时代的时尚变迁,也只是简单的谈一谈古代女性妆容和服饰方面的一些有趣现象,我也不想做什么理论上的探讨。因为确实我只是稍微注意一些现象,还没做任何理论上的思考。比如裸胸的出现和消失,文献里面没有任何相关的讨论,因为大家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东西,历史上对奇装异服有很多的讨论,但是恰恰这一点它没有讨论。我想强调一点,中国是一个文献以及文物都非常丰富的国家,通过文献以及出土实物,完全可以对古代生活,包括古代时尚做一个深入的了解。比如五代,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但是资料丰富,使得我们可以对五代的时尚做一个深入的描述。但是如果不去细心了解,就容易陷入历史的虚无主义,觉得中国古代什么都没有。到现在很多中国人对古代时尚一个错误的而且固执的观念,我在这里不想说有了这幅《簪花仕女图》就能证明中国多先进或多落后,我指的并不仅仅是这些。
第二点,仅仅通过《簪花仕女图》大家可以感觉到,中国古代女性时尚是很惊人的。尽管明、清时期女性把身体裹得那么严实,但是它新、奇、怪是一点都不缺的。你不能够说中国古代人就是一味的保守,就是死水一潭,就是没有创造,就是没有任何变化的能力。如果大家对我展示的图片有印象的话,也应该能感觉到古代女性的妆容服饰一直在变化,而且变化不小。实际上我们文物也不能完全把古代时尚记录下来,毕竟文物留存是很偶然的事。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代的时尚经常是几十年一变,而且变化的速度并不缓慢,虽然比今天慢,但它并不是我们的想象的那么慢。
第三点,这些以往的经验,对我们今天还有没有意义呢?我们一般对古代都不是很看得起,但是仅仅从妆容服饰时尚来说,古代的很多设计都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根据中国人的体貌特点出发,形成了很多习惯、规矩的作风。今天我们完全是以欧洲人的品貌特点来设计,忽视自己的体貌特点来进行打扮的时候,设计师在忽视中国人体貌特点来进行设计的时候,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我就说到这里。
提问:古代时尚的带领者都是哪些人呢?
孟晖:在任何时代的潮流基本上是由宫廷和青楼带动的。宫廷可以集中全国的财力和物力,宫中女子用品都是最好的,而且提供女子服饰、化妆用品的人也在不断的创新。青楼的就更大胆了,带动时尚往前走。到清代都是满族服装,清代领导汉族服装的基本上就是青楼了。有个说法,就是说一个时尚先是从青楼开始,然后是从小妾再到姨太太,最后才到大太太的,一定有这么一个过程。民间有民间的东西,而且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古代任何一个时尚的传播普及大概得几十年。
提问:古代化妆对眼睛的造型审美有什么演变过程?过去的审美观和现在的审美观的区别在哪?还有一个特别奇怪的事,古代女性梳着那么高难度的发型,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是要全拆下来?
孟晖:我在中国历史文献里面,找不到对眼部化妆的记载,但是中国人是喜欢细长眼的,结果现在是受西方化妆的影响,强调大眼睛,而且现在除了中国自己人,全世界都认为中国女人也包括男人的细长眼是非常美的。我举一个例子,就是《情人》里梁家辉演的细长眼当时就把法国女人给迷倒了。还有一个令我特别惊讶的例子,伊斯兰文明有细眼化时期,大概在十几世纪的时候,阿拉伯人的大眼睛很漂亮,但他们一定要把女人化成细长眼。他们当时的审美标准是从中国来的,所以说女人一定要是细长眼。
关于头发的问题,《花间集》里面经常写到,文学里面也提到,就是晚上要把头发卸掉,所以早上起来,梳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姥姥是满族的,她听她的奶奶说,那个年代梳头很麻烦的,早上起来基本上要花两个小时梳头。我记得曾经看过关于茜茜皇后的解说,她每天早上起来先是骑马,然后花四个小时梳妆,然后下午再花两个小时整装,这些就一定是贵族阶级才能干的,在古代做贵族是很辛苦的。
提问:从《簪花仕女图》来看,还有后来裸胸突然出现和消失,会不会跟各朝代的画家选材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有关?比如说唐代的某一个时期,其实这方面的风气比较的开放,但是后来的某些朝代,实际这些风气还在持续,但是整个社会可能趋于保守,而人物画家取材可能不太愿意记录这方面的服饰潮流来绘画,也就是说,史料局限性导致我们觉得消失了,实际上它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存在的?
孟晖:有可能,服饰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留下来的画肯定是当时一些发达大城市的,因为只有大城市才会有绘画市场,所以它表现的主要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完全了解当时的东西是不太可能的。中国绘画的写实表现的应该是主流的东西,辽、金的墓里面就有这样壁画人物,有掩襟的又有裸胸的。但是我不太敢说,它表现什么,当时经常有一些汉族女性俘虏,它是不是讲这些新的服饰?我不敢轻易的谈,但是一定是非常复杂的。
提问:我想问的是,现在国内明星纷纷效仿西方明星着装,这从服饰的表现体现了国力的强弱?因为国力的强盛所以它的艺术也相对变得强势。中国进入现代以后,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创新意识的衰弱,老是跟在人家后面,文化的自尊心都已经丧失了,是不是可以从这个侧面也可以反映社会现实?
孟晖:我应该同意你的说法,但是有各种各样的复杂因素存在。中国明星学西方时尚才20多年,就是任何一种事物,如果不是从小开始积累,不是有几百年历史的话,掌握起来往往是很可笑的。现在的西方服饰不适合中国人的身体,是完全是按照人家的标准。文革以后,中国人的审美教育实在是很差,国力从五四以来,有一个巨大的转型期,这个转型期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有这么一个断裂的历史,我们要创造新的文明,但这个新文明的大基础完全是从人家那里模仿来的,在这个过程里自己那种混乱,那种不熟练,那种笨拙,就是比较悲哀的事情。这个其实在文明史上也有过,北欧刚开始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候也很怪,到17世纪的时候,它就有自己的特色了。我觉得这个确实是中国现实的一个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