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馆期间,我一直负责美术馆的少儿画苑工作。少儿画苑作为美术馆审美教育的一个窗口,从儿童美育入手,以开发与丰富学员的艺术创作潜力为宗旨,受到家长和学员的一致赞誉。如何扩展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充分利用美术馆的艺术资源,将教学工作进行得多样化广泛化,是画苑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针对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老师经常让学员在美术馆中一圈圈地反复观看各种形式的当代艺术作品,零距离感受。同时,画苑每年都会组织大规模的习作展览。以总结成绩,展示孩子们的艺术实践成果。做了好几年的习作展后,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在展览中体现出画苑的教学的实践性,于是有了带主题性的展览。
2006年,“艺术游戏——一次当代艺术的游戏化体验”成功地完成了当代艺术与少年儿童的亲密接触,展览效果良好,反响强烈,参观人数近万次。2007年,作为对“艺术游戏”的延续,在对当代艺术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试图转换青少年儿童的身份属性,邀请他们作为创作的主体。让他们作为“艺术家”身份,在展览中承担主角来进行创作。通过他们的主动化的创作和利用多媒介的材料、方式,改变他们以往被动地接受和简单化写生画画的模式,从而构成展览的一种实验性和特殊性。参展的小艺术家以画苑学生为主,还邀请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处的学员参加。
因为整个展览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所以我们在筹备之初便向家长派发了通知书,通告了整个展览的目的及意义,所有家长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对后期作品的制作直至展览的顺利开幕都起到了铺垫作用。当然,在展览中,教师和家长都扮演一个辅助的角色,在孩子们确定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后,老师则负责对学员进行启发,通过与学员的交流、讨论,以及与家长沟通,逐步确定参展青少年儿童的作品计划。这样,淡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录像、数码照片、现成品、绘画等多种材料和方式,提高孩子们的全面思维能力。展览主题的确定遵循个体差异性原则,肯定小艺术家之间的个体差异,避免他们在各方面的一致性,而鼓励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展览中,我们希望转换美术教学中教师占主导性位置,而强调青少年儿童的主体性存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的关系。家长与教师需要为他们创造一定的空间,使他们主动思考,从而享受到提出问题、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的挑战过程。
在展览的布置中,我们参照了设计的许多元素,打破了少儿展览简陋、粗糙的格局,当然,也不同于成人展览的中规中矩。考虑到儿童身高的缘故,我们减低了墙上作品的固有高度,在地上也摆放了几件作品,地上的手工作品还可以由观众自由摆放,这让小观众们很兴奋,有了第二次创作的热情。展览希望給孩子们展示的是一个游乐场,而不是往常的一本正经的习作展示。让孩子们带着别样的情绪在游乐场里观看自己的和同学的作品,那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每个展厅都布置了不同的题材项目,仿佛欢乐谷的游乐场,每个场所給孩子们带来不同的惊喜。几个主题分别是“和恐龙在一起”、“未来世界”、“走进古生物世界”、“魔幻书法”等。“和恐龙在一起”围绕一个大型的铁丝恐龙开展,展厅四处制造出一种彷如侏罗纪公园一样的氛围。纸粘土捏的、彩塑泥烧的、钢丝捆的、玻璃上画的,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行行色色、大小不一的恐龙布满展厅,让观众确实感受到,恐龙永远活在孩子们的意念中。“未来世界”中又包含着“飞行器”、“两栖动物”、“神秘花园”、“童话里的风景”等个小单元。“飞行器”是孩子们同父母用废旧材料和用一些廉价材料制作的想象中的飞行器。“移民太空”是用大小钢管堆砌而成的未来城堡,“神秘花园”是用水晶花液雕塑的许多晶莹剔透的花草虫兽。“童话里的风景”则是孩子们用七种颜色的纸粘土组合构成的小小童话王国。“两栖动物”的作品材质大部分要取材废弃物,颜色以蓝色为基调,地面设置为水状物质,意图营造出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氛。“和恐龙在一起”、“未来世界”强调的是儿童对过去或未来世界的想像,“许愿墙”则突出了儿童对个人生活的期望和规划。为了给小观众们提供参与的机会,我们专门准备了一个展厅,镶满了KT板,并提供材料,儿童可自由信手涂鸦,满足他们个人的表现欲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魔幻书法” 采用不同的当现代材质表现传统书法符号,比如泡沫、糖果等。
截至展览结束,共接待了观众数千名,以少年儿童、家长及美术教育工作者为主。毫无疑问,它得到了深圳的,暑假期间来深圳旅游的观众的喜爱。观众都惊讶于童心的闪烁光芒以及他们卓越的创作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