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声——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讲座

以艺术缝合生活的缝隙

主讲:吴玛悧 副教授 

时间:2014年6月28日(周六)14:30—17:00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免费入场 

内容简介

当代艺术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是否民主、自由、开放的表征。然而,艺术在过去一直是以创作者为中心,在面对来自公众的艺术资金时,艺术与观众的关系需要被重新检视。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民众参与为核心、打破艺术家为中心的创作模式产生,也有更多以艺术项目为名,连结公众的文化生产方式出现。 

这些当代艺术现象,逼我们去反思,艺术在当代社会里角色功能的多样性。讲座将以案例聚焦讨论:前卫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及其转变;当代参与式艺术中艺术家角色的变化,以及介入生产社会关系的作品,如何重新定义艺术与社会的关联,藉此探索当代前卫艺术的可能性。 

主讲人简介

吴玛悧

T Life提供,吳毅平攝影

吴玛悧,台北市人,毕业于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现任教于高雄师范大学跨领域艺术研究所。 

吴玛悧的研究及创作延续前卫传统,关注艺术在公共领域所发挥的作用。1990年代,其作品从女性主义角度进行政治社会批判;2000年始,她展开以社群为本的新形态公共艺术策划;2000—2004年,她与台北市妇女新知协会玩布工作坊合作,开展“从你的皮肤苏醒”的计划,以翻转传统女红的概念,透过布与织缝探讨女性的生命历程;2005-2007年在嘉义县策划“北回归线环境艺术行动”,让偏远居民的文化参与权受到关注;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动”、2012年“还我河山——基隆河上基隆河下”则与社区大学合作,让河川及环境的真实处境得到更多的讨论;2010-2012年与竹围工作室共同合作的“树梅坑溪环境艺术行动”,透过一条被忽略的小溪,重新探讨生态城市以及都市发展的问题。“树梅坑溪环境艺术行动”于2013年获得第11届台新艺术奖。 
  
吴玛悧曾担任远流艺术馆丛书主编,翻译过多部当代艺术著作,包括《艺术的精神性》《点线面》《保罗·克利》《达达——艺术及反艺术》《波依斯传》,并合译了《量绘形貌——新类型公共艺术》和《对话性创作——现代艺术中的社群与沟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