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陈丹青、毛焰、何凯思、冯博一
时间:2013年7月6日14:30——16:30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免费入场)
内容简介
在中国,人们认为师古进而能创新。模仿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国最重要的哲学体系: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只有每个人各司其职——意味着彼此间相互尊重——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这意味着在艺术领域,学生必须尊敬大师,而不能超越大师。甚至,作品的品质与大师作品越相近,越被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
西方艺术对待这一问题的方式则非常不同。在当今社会“前沿”的艺术要想被主流艺术界接受,就必须不断创新和超越大师。这也是西方艺术批评界面对中国现当代艺术时遇到的问题, 在西方眼中适用的是现代西方艺术的标准。
熟悉中国当代艺术的人能在当下一代视觉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到两个相互关联的元素: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以及中国自身经济文化发展与其古老文明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类似西方模式的迅猛经济增长和相应的文化观念变化共同阻断了自我身份的形成。同时,这种条件促生了一系列令观者极为困惑的当代艺术图像。
本次讲座,主讲人将通过“面对面”展览中的作品来讨论分析西方和中国长期以来对艺术的认识差异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