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年6月9日(周六)下午2∶30
主讲人:陈晓明
地点:美术馆报告厅,免费入场
内容简介
2006年媒体热炒“文学死亡”话题。从 “梨花体诗”事件到文学之死,再到德国汉学家顾彬指斥中国当代文学,我们确实需要认真讨论当代中国文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处在何种境地
文学已死,至少有三重含义:其一是文学的终结,这是历史终结、意识形态终结的同义语。文学从此往后就是这样。例如,在消费社会充当一个边缘化的角色。其二,是文学的枯竭,文学再也不能花样翻新。其三,真正是要死去,寿终正寝的那种死亡。
文学在今天并没有死亡,也不会在近期死亡。但文学可以说处在一个绝境,处在各种图像和声音的超级文化符号的挤压之中,处在边缘化的状态,但也正是因为此,文学幽灵化了。成为当代各种表述符号的幽灵。
当然,不认识到文学“将死”,文学如何处于将死的绝境,那绝对不是正视现实的态度。也只有从将死的绝境出发,才能理解当今文学做出的种种努力,也才能认识那些具有“向死而生”意义的创新之举。
讲座将从王朔最新发表的《我的千岁寒》所预示的“写作绝境”说起,回顾近年来阎连科、贾平凹、莫言等作家的“越界”写作现象,并对这一过程中文学的“向死而生”进行哲学上的梳理。
主讲人简介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家。199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英国高级人文研究中心(IASH)、英国皇家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荷兰国际亚洲研究院(IIAS)、德国鲁尔—波鸿大学等地做研究和访问讲学。
陈晓明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理论,先后出版了《无边的挑战》、《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中国》、《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陈晓明小说时评》等十余部当代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合著和主编文集,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Critical Studies, Boundary 2等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曾获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2002),年度评论家奖等奖项。